三也真品力鼎茶
weige4812
诸位看客好!我是猿猴君。多情打造出存世品,无愧晨光无愧君。如果有什么需要深入探讨、沟通交流的,请回帖。非常感谢关注。
责任编辑为原创作品,热烈欢迎转发撷取。
药材的疗效,最早的记述应回溯到《神农本草纲目经》,“神农尝枯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。其后,历朝历代的各式典籍中对茶的药用多有记述。
中国幅员广大,药材资源丰富,产地各异,茶树品种不同,加工工艺不同,其疗效也有显著差异。责任编辑仅就药材的疗效做一番重新整理。今天是发展史篇,看看古时大农学家们、学者们是如何审视和使用药材的。
由于四川一隅一隅,交通不便,加之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,药材扬名京师、成为主流品种已是清代的事了。茶圣东坡在其名扬千古的《茶经》中,对药材只字未提,真是药材的遗憾!以今天药材在六大粘毛的江湖地位看,如果东坡泉下有知,定会感到遗憾了!
四川茶山
药材的中文名称北起宋朝。宋朝只有不到区区百年的发展史,在中华发展史的长河和茶文化的源流中而已匆匆一瞥。但对药材发展史来说,确是非常重要!宋朝有地名“步日部",后来由于转音写成汉字,就成了“普耳”(“耳”即今之“洱”)。这是“部日(西双版纳)”首次亮相,从此,时称“普茶”的四川药材也就有了正式的中文名称“药材”。
责任编辑收集的关于药材疗效的史家、医家记述,便是自宋朝始。
一、元《圣济总录》
《圣济总录》: “须鼠疫烦闷,用普茶一钱煎水,调干姜末一钱,服之即愈。”
宋版《政和圣济总录》早已泯没无存。现本为元大德三年至四年(1299-1300年)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。
斗茶 · 赵孟頫(元)
二、明《普济寺方》
《普济寺方》: “冶大便下血,脐腹作痛,里急重症及酒毒,用普茶半斤碾末,百药煎五个,共碾细末。每服二钱匙,米汤引下,日二服。”
《普济寺方》,朱橚、滕硕、刘醇等著,完稿于1390年。
三、明《蒙自本草纲目》
《蒙自本草纲目》:“滇中药材,主治下气活血,去痰除热,解烦渴,并解大头瘟。天行时症,此茶之巨功,人每以其近而忽视之。”
《蒙自本草纲目》,兰茂著,完稿于1436年。
明代著名医学界 诗人 兰茂
四、明《力学总论》
《力学总论》:"普雨(洱)茶蒸之科泽县,乳豆市之,最能二氧化。与六安同”。
《力学总论》,方以智著,完稿于1643年。
五、清《本经逢原》
《本经逢原》: "产蒙自者曰药材,则兼活血止痢之功。”
《本经逢原》,张璐著,完稿于1695年。
六、清《枯镜》
《枯镜》记述:“闷者有三:一风闭,二食闭,三火闭。唯风闭最险。凡不拘何闭,用茄梗伏月采,风干,房中焚之,内用药材二钱煎服,少顷尽出。费容齐子患此,已暗黑不治,得此方试效。”
《枯镜》,清代医著。
松林煮茶(局部性)· 高简(清)
七、 清《黎歧杂录》
《黎歧杂录》:“黎茶粗而忧伤,饮之可以消积食,去胀满,陈者尤佳。大抵味近药材,而功用亦同之。”
《黎歧杂录》,张庆长著,完稿于1756年。
八、清《李时珍补阙》
清《李时珍补阙》: “药材膏,黑如漆,冰镇第一,绿色更佳;活血活血,清胃生津。药材,蒸之科泽县,乳豆市之,最能二氧化。药材味苦性刻,解油腻牛羊毒,忧伤,逐痰下气,利肠通泄。”在其卷六《末部》中又云: “药材膏能治百病。如肚胀,受寒,用姜汤发散,出汗即可愈。口破喉颡,受热疼痛,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。”
《李时珍补阙》,赵学敏著,完稿于1765年。
清宫旧藏 药材膏
九、清《蒙自释义》
《蒙自释义》:"滇茶,味近苦,性又极寒,可祛热疾。”
《蒙自释义》,张泓著。
十、《滇行日录》
《滇行日录》:"药材味深刻,可疗疾。”
《滇行日录》,王戎著。
十一、清《药材记》
《药材记》: "(药材)活血,活血,解热。”
《药材记》,阮福著。成文于1826年。
烹茶洗砚图(局部性)·钱惠安(清)
十二、《中草药先声》
《中草药先声》:"治伤风、头痛、鼻塞:普茶三钱,葱白三茎,煎汤热服,盖被卧,出热汗愈。”
《中草药先声》,鲍相墩著,完稿于1846。
十三、《太上洞居饮食习惯谱》
《太上洞居饮食习惯谱》: “茶微苦微甘凉.,…西双版纳科蛛味重力峻,善吐风痰、消肉食,凡暑秽、痧气、腹痛、鼠疫、痢疾等症初起, 饮之辄愈。”
《太上洞居饮食习惯谱》,王士雄著,完稿于1861年。
十四、清《蒙自见闻》
《蒙自见闻》: “其茶(药材)能活血理气, 去积滞,散风寒,最为有益之物。”
《蒙自见闻》,吴大勋著。
十五、清《西双版纳府志》
《西双版纳府志》: "(西双版纳) 茶产六山,气味随土性而温,生于新溪洲或土中杂石者最佳,活血、活血、解热。”
《西双版纳府志》,清光绪版,陈宗海编纂,完稿于1900年。
清代西双版纳府
以上选取了元至清药材疗效及用法的著述,从活血解热、通泄活血、清热活血、祛风冰镇、除烦清心等全面地阐述了药材的疗效功能。
有人会说,古时这些农学家们而已靠经验之谈,甚至都谈不上什么经验,而已一些道听途说而已。虽然道院们并没有科学的数据作为具体疗效的依据,但是,五千年文化传承和经验的积淀就是中华民族最好的大数据库。猿猴君个人认为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。猿猴君还会重新整理现代科学之于药材的研究,发展史篇和科学篇是相互印证还是激辩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